一个区域总经理的渠道实战手册:开拓、上量、精耕

2024-08-30 14:50:40 7 本站

老李是某医疗协议品牌商华东区域的区总。面对华东地区庞大的医疗体系和多样化的终端需求,老李深知,在医疗器械领域,精准的渠道布局和深化合作是品牌立足市场的关键。以下是他分享的“渠道三步走”战略以及如何在不同阶段,运用专业策略实现渠道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

 01、渠道开拓:以终为始,从终端医院视角寻找理想渠道商

老李强调,医疗器械行业的渠道开拓不能盲目进行,而应以终端医院的需求为起点。

初步调研:筛选出潜在经销商

老李对医院的采购记录,尤其是医疗器械的历史中标记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历史中标记录的分析,老李能够识别出哪些经销商在医疗行业内有着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良好的市场表现,这些数据成为了他筛选首批经销商的重要依据。

经销商评估:深度背景调查确保合作契合度

在获取首批潜在医疗器械经销商名单后,老李并未急于展开直接接触,而是采取了审慎的评估步骤,对经销商进行了深入的背景调查,包括经销商的产品策略、市场定位、品牌影响力、同行评价、注册资本等信息。通过对这些维度的综合考量,老李能够判断出经销商的业务导向与市场竞争力,从而进行初步筛选,锁定那些与自身医疗器械品牌愿景及市场策略高度契合的优质合作伙伴,预估出与对方合作的方向,确保双方的战略契合度。

精准拜访:深入沟通确认合作关系

基于前期的充分准备,老李带着准备的沟通要点和策略,亲自拜访医疗器械行业的经销商高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逐步深入沟通未来的业务策略、市场计划、资源配置等核心议题,识别渠道商的匹配度、合作意愿和执行能力,初步给予经销商一定范围内的临时授权,逐步建立起基于信任和共同愿景的合作关系。

 02、渠道上量:品牌方与渠道的深度“磨合期”

在医疗器械领域,渠道上量阶段是品牌方与渠道深度“磨合期”的关键时期。

销售与产品培训:有效传达产品价值

合作初期,品牌商的首要任务是为渠道商提供全面的销售与产品培训,确保其团队能够深刻理解并有效传达医疗器械产品的价值。这包括但不限于对产品特性的深度解析,明确科室医生的核心需求,以及如何将产品价值有效地传达给终端用户。通过销售培训和产品培训,品牌商能够帮助渠道商构建起清晰的售卖策略,明确自身医疗器械产品与竞品之间的差异化优势,从而在医疗器械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陪跑与协同:增强终端市场对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此外,品牌商需扮演“陪跑者”的角色,与渠道商并肩作战,共同推进医疗器械产品在终端市场的认知与接受度。这包括派遣渠道经理或技术专家协同经销商的销售团队,定期走访终端医院,进行产品演示与讲解,解答医生疑问,提供专业咨询。通过联合推广活动,加深了终端医院对医疗器械产品的了解,也增强了品牌与渠道商之间的默契与协作。

试用与转化:合作深化与流程闭环

终端医院的医生在通过渠道商初步试用医疗器械产品后,品牌商和渠道商需密切关注后续招标、投标报价、订单生成及回款等流程的进展,确保合作流程的完整性与高效性,只有当所有流程结束,老李认为品牌与渠道间的合作关系才步入正轨。

 03、渠道精耕:精细化管理,赋能渠道经营

随着合作关系的深化,老李开始对渠道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

渠道分级与承诺复核:提升整体渠道效能

品牌商应定期对医疗器械渠道体系进行全面评估,依据渠道的履约能力、资源配置效率及市场拓展进度进行分级管理。具体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渠道承诺的达成率、关键岗位人员配置到位情况、市场拓展计划的执行情况等。通过严格的分级管理,优化资源分配,确保医疗器械产品能够更高效地覆盖目标市场。

以终端医院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品牌商应着手建立以终端医院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深入了解每个医院的具体运营情况,如床位数、科室手术量、设备与耗材需求预测等关键指标。此举旨在为制定精准的销售目标与策略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目标与终端医院的实际需求相匹配,避免因目标设定不合理而引发经销商不满。

强化渠道支持与销售闭环建设

鉴于复杂医疗器械销售的特殊性,经销商往往难以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的完整销售闭环。品牌商在此环节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技术支持及售后保障,助力经销商提升销售能力,也便于品牌直接收集终端用户反馈,优化医疗器械产品与服务。

渠道经理还需承担起新品上市培训、库存监控与管理的职责,确保渠道库存合理,新品知识传递到位。特别注意,应避免过度承诺现象,以免造成后期执行困难,影响品牌与渠道关系。

老李的“渠道三步走”战略,从开拓到上量再到精耕,每一步都彰显了他对渠道管理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智慧。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
Baidu
map